
關于凹版印刷過程中刀線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
- 分類:凹版印刷機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7-04-21 14:49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凹版印刷常會出現許多的質量故障,其中產生刀線就是最為常見的故障之一,刀線的產生使產品報廢,造成經濟損失。本文從專業的角度,結合實際生產中的經驗,對其產生的五大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總結,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。
關于凹版印刷過程中刀線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
【概要描述】凹版印刷常會出現許多的質量故障,其中產生刀線就是最為常見的故障之一,刀線的產生使產品報廢,造成經濟損失。本文從專業的角度,結合實際生產中的經驗,對其產生的五大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總結,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。
- 分類:凹版印刷機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7-04-21 14:49
- 訪問量:
凹版印刷常會出現許多的質量故障,其中產生刀線就是最為常見的故障之一,刀線的產生使產品報廢,造成經濟損失。本文從專業的角度,結合實際生產中的經驗,對其產生的五大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總結,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。
一、油墨因素
1、油墨黏度的影響
油墨黏度應與印刷速度相匹配,油墨黏度過高,對印版滾筒的黏附性過強,不利于刮墨刀將版面多余的油墨刮干凈,印刷出現刀線的幾率就高。印刷過程中要定時測量和控制好油墨黏度,一般隔20分鐘~30分鐘測量一次。這類刀線在印品上大致呈現兩種形式。
1)第一種刀線呈微細的流絲狀,一般不會拖太長,而是間斷性地出現在印品上,微細流絲狀刀線的起始點處一般都比未端粗大一些,在實際生產中若不仔細觀察,這種微細的流絲狀刀線很容易被忽略。這種流絲狀的刀線往往是造成質量事故的根本原因,必須引起重視。
解決方案:
解決這種流絲狀刀線的方法有好幾種,這也是印刷員工常用的方法,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。
①將一把寬125px、長375px、厚140μm的軟刀片研磨得非常光滑,在出現刀線處輕挑一下,正常情況下,這種微小的流絲狀刀線會得到改善的。這種操作一般在機器運轉情況下完成,這就要求必須熟悉操作工來完成。
②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則是向油墨中加入適量的相適應的溶劑,以降低油墨的粘度,油墨粘度降低后,細小的流絲狀刀線一般都會消除。這是因為,熔劑加入后油墨粘度降低,流動度相應提高的原故,所以細小的流絲狀,刀線與油墨的流動性變差也一定的關系,敬請注意.
2)第二種刀線以印刷圖案為起始點,但刀線集中,而且比較粗糙,并且很有規律地出現在印品的同一位置,往往還要延續到下一色,這種刀線容易被發現。出現這種刀線的原因是油墨粘度太高,印版上網點轉移不良,油墨內助劑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遭到破壞,特別是當溫度過高時,油墨表面會形成一層薄薄的干固層,時間長了印版與刮墨刀之間積累的墨層就會將刮墨刀頂起,從而產生這種刀線謀。
解決方法:
首先調整刮墨刀角度,一般情況下,刮墨刀與印版之間的角度為60°,但有些時候可將刮刀與印版的角度增大到65°左右,這樣刮墨刀的壓力也相應增大了。同時向粘度高的油墨中加入適量的相應的添加劑或溶劑,以降低油墨的粘度,增加油墨的流動性。加溶劑時應隨溶劑的走向對油墨進行攪拌,另外一種解決方法則是在油墨槽中放入攪拌輥,隨著版筒的旋轉攪拌輥也相應的旋轉。有防止油墨表面結層,也是降低刀線產生的一種方法。以上兩個解決方法相互配合使用,在無特殊情況下的時候,上述集中的粗細不一的刀線將會得到有效遏制,必須說明一點刮墨刀的角度不宜增加太大,以防損傷牌滾筒。
2、油墨干燥性的影響
油墨干燥過快,容易出現結皮現象,如果結皮在油墨循環過程中未被溶解,一旦接觸到刮墨刀就會黏附在刀口或刀底,產生印刷刀線。如果油墨循環系統采用的是敞口墨槽,更容易發生油墨結皮、結塊現象。為了減少此類刀線故障的發生幾率,要經常攪拌墨槽中的油墨;根據需要加入適量慢干劑;如有條件,還可加裝密封蓋,能夠有效地控制和減少印刷刀線故障。
3、油墨顆粒的粗細程度的影響
顏料顆粒的細度對刀線的出現頻率有直接影響,例如藍墨中所使用的顏料顆粒硬度高,即使經過充分研磨也很難達到很細的顆粒度,在印刷過程中就容易損傷刮墨刀或影響刮墨效果,印刷藍墨時經常出現刀線故障。油墨越細,印品質量越好,產生刀線的幾率也就相應降低。對油墨的粒度粗細有嚴格的要求,通常要求油墨細度為15mm,油墨細度達不到要求,粗糙的顆粒將把刮刀頂起,從而產生刀線,同時太粗糙的油墨顆粒對刮刀、印版的損傷都很大,油墨的粗細應適中,太細也不好。
經過對此類刀線的長期觀察,發現油墨顆粒粗糙導致的刀線在印品上的走向也不盡相同,主要表面為三種形式。
1)第一種刀線的印品上出現不規則的粗細不一的刀線,這種刀線從印刷圖案部分一直延伸到無圖案處。刀線較長,而且隨著刮墨刀的左右擺動,刀線也隨著移動,有時是一條、兩條,有時是很多條。解決辦法則是對刮墨刀的位置時行上下調節,同時應觀察印品有無色彩深淺走樣現象。
2)第二種刀線的走向很規則,出現在同一個印版上的印刷圖案部分,而且是在相同的位置,隨著刮墨刀的左右擺動,基本無大的變動,這是因為油墨中的粗顆粒頂起了刮刀,刮刀的左右擺動根本無法將它帶動,若出現在中間色,則下一色油墨將對這些刀線加線填充,即在刀線處出現下一色的油墨。
3)第三種刀線容易出現在最后一道色上,在塑料薄膜里印時通常出現在白版上,這樣的一條或者兩條刀線將貫穿整個印品,從印品的正面觀察,若刀線不粗糙,不容易發覺,從印品的背面觀察則可以發現刀線貫穿始終形成的“痕”,這種“痕”在復合時會顯現無疑,特別是在復合鍍膜!
解決方法:
無論是以上那種刀線,解決辦法均為停止印刷,過濾油墨,通常是將第一、第二道色所用的油墨過濾后才上機進行印刷,過濾網選擇140目金屬篩網,經過長期實踐,已初見成效,值得同行學習及借鑒。
4、油墨活性的影響
在油墨生產過程中,一般都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劑。印版滾筒鍍鉻后也有一定的活性,如果油墨和印版滾筒的活性太高,在印刷時,活性物質就會牢固地黏附在滾筒上,刮墨刀也很難將其刮干凈,從而形成刀線。此時先對印版滾筒進行清洗,清除其表面的活性物質,同時在油墨中加入活性減緩劑消除刀線。
5、油墨質量的影響
油墨儲存時過長,溶劑平衡發生變化,引起油墨溶解力降低;或者油墨調配、使用不當,引起化學反應,都會使油墨發生沉淀。在印刷過程中,油墨中的沉淀物容易積聚在刮墨刀口引起刀線,需要更換油墨。
二、印版因素
1、版面光潔度的影響
印版分為手工雕刻和電雕版兩種,手工雕刻凹版版面不光滑,易出現刀線,電雕凹版表面光滑,產生刀線的機率就比手工雕刻凹版低得多。在用手工雕刻凹版進行印刷時,第一次上機前都用1000#耐水砂紙進行打磨版面,具體做法是:將印刷速度開快些,空機運轉,打磨時砂紙來回移動,但不可用力過大,否則將損壞網穴。打磨后用軟布將滾筒擦干將再上機印刷,刀線現象就減輕了許多。需要注意的有:這項工作需要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。
另外,凹印印版如果在拋磨時未能將毛刺打磨干凈,在印刷過程中,版面上有毛刺部位的油墨不易刮干凈,嚴重時會損壞刮墨刀,從而形成刀線。對于因印版表面粗糙而導致的印刷刀線,可用1200目的細砂紙輕輕打磨印版,但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打磨印版,以免損傷印版。
2、鉻層硬度的影響
制版時,如果鍍鉻時過長,印版表面鉻層的硬度太高,容易損傷刮墨刀,印刷上就會出現變化不定的刀線。相反,如果鍍鉻時過短,印版表面鉻層太軟,鍍層硬度不夠,在刮刀的作用下容易損傷,在印刷上就會出現固定的刀線,這種刀線時有時無,又稱謂“隱刀線”常常出現在無印刷圖案,這種刀線只有在熒光燈的反面照射下才容易發現,針對這種刀線,有兩種解決辦法:其一是在出現這種情況后,用1000#耐水砂紙對鍍層輕輕研磨,一般會有所好轉,不過往往印刷一段時間后,又得出現。因此最好是進行退鍍處理,更為嚴重時則需要重新制版;基二是調節刮墨刀,增大刮刀壓力,同時向版面吹風,也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3、版面清潔度的影響
制版的研磨工序生成的碎屑未能完全清除而附著在印版上,在印刷過程中會損傷印版和刮墨刀,從而生刀線。版上機印刷前,最好先用溶劑將其徹底清洗一遍,將油污和雜質清除干凈,以減少印刷刀線故障的生。
4、機械加工精度的影響
印版滾筒的機械加工精度差也會導致印刷刀線故障,且難以檢測或不易檢查到,故容易被忽視,實際操作時,可上機檢查。此外,還應嚴格控制好印版的安裝精度,以免由于同心度誤差超標,在高速印刷時對刮墨刀生過大的沖擊而造成印刷刀線故障的發生。
三、刮刀因素
1、刮墨刀的硬度
刮墨刀的硬度要低于印版表面鉻層的硬度。如果刮墨刀的硬度太高,會加速印版磨損,產生刮痕:如果刮墨刀質量較差,在較短的時內就會磨損,從而導致版面的油墨未能刮干凈,出現刀線,此時需頻繁調刀、換刀。
2、刮墨刀口出現缺口
當刮墨刀口受損出現缺口時,印刷上就會出現有規律的左右移動的刀線,這種刀線比較容易識別。如果刮墨刀上的缺口比較細微,可用油石或細砂紙打磨至光潔平整。如果缺口較大,則需要更換的刮墨刀。更換刀時,必須先將壓刀片和刀槽的積墨徹底清除干凈,以免影響刮墨刀安裝的平整度,且刮墨刀露出壓刀片部分的長度要一致,約5mm左右。在印刷過程中,有的刮墨刀需要與印版磨合較長時之后才能達到很好的刮墨效果,此時可用金相砂紙將刮墨刀的刃口打磨平滑,以使刮墨刀達到較好的刮墨效果,并有利于生效率的提高。
3、刮墨刀安裝的平整度
刮墨刀安裝的平整度差也會造成印刷刀線。因此,安裝刮墨刀時要確保平整度好,使刮墨刀受力均勻。
4、刮刀的壓力和角度
刮墨刀的壓力和角度對印刷刀線也有很大的影響。印刷時還要根據版面刮墨程度和印刷的著墨情況,適當調整刮墨刀的角度和壓力,以達到很好的刮墨效果,從而減少印刷刀線故障的生。
安裝時刮刀應與刮刀下的平版架里的小平板之間保護0.5mm-1.2mm之間,刮刀安得太突出,刮刀容易變形,呈波浪形狀,影響刮墨效果,從而造成質量事故,如果安裝太短,油墨極易刮盡,但是版上的刀痕會很多,而且只要刀一松再印出的圖案變濃或者說變淡,無法反復使用。
5、刮刀的研磨與選型
刮墨刀研磨得好壞與刀線有很大關系。研磨得恰當,不易產生刀線,否則就容易產生刀線。研磨時,通常選用油石研磨,再用1000#耐水砂紙加6#機油打磨光滑,刀的背面灰磨成25°斜口,如果刮刀產生嚴重缺口,則應更換新刀片,同時也應注意刀片如果是進口軟單性的,就不易產生刀線,如果是國產刀片,則容易產生刀線。刀片須具備一定的彈性,硬面無彈性是產生刀線的主因。還有其它原因如,刮不干凈印版上多余的油墨,而發生霧狀影響質量等。一般銅的硬度在200HV-300HV之間,鉻的硬度在800HV-900HV之間,刮刀硬度應選450HV-(900+300)/2之間,這樣既不傷印版,又不留刀痕,同時也降低了產生刀線的幾率。刮墨刀的刀尖應選擇有圓弧形刀尖,這樣可以保護印版。因為版為圓形,刮刀為圓弧形,不破壞印版,又容易將油墨刮凈。保持印刷時無圖案處的干凈而不滯油墨,如果刀尖為平的,由于平的很鋒利既傷印版又影響印刷,刮墨不凈產生刀線。
6、刮刀的壓力
刮刀壓力太大也會產生刀線,解決辦法則是減壓力,同時向版面適當的吹風,也將有效的降低其刀線的產生。
四、溶劑因素
在印刷過程中,如果溶劑使用不當,使油墨溶解不充分,粘連在一起,一旦黏附在刮墨刀上,就會形成刀線。這種刀線一般是暗線,時有時無。使用金墨印刷實地色塊時較為常見,由于金墨是用金粉、調金油和溶劑調配而成的,金屬顆粒比較重,容易沉淀,如果所使用溶劑的溶解能力差,再加上攪拌不充分,金屬顆粒會因為分布不均勻而積聚在一起。如果滯留在刮墨刀的刀刃處,就會形成較粗的暗線。這種暗線的特點是:出現一段時后便自動消失,之后又形成,嚴重影響印刷質量。這類刀線在印刷中很難消除,需從根源著手從印刷前準備工作上下工夫,調配油墨時使用合適的溶劑,充分攪拌使其充分溶解,印刷時保持油墨的良好循環。
五、環境因素
如果操作環境有灰塵,法埃進入油墨中就會導致產生刀線。車間應首先將印刷機組進行隔離,減少人員的流動,房內裝有空調設施及除塵設備,上班時,將第一道色序及第二道色的油墨過濾后再上機印刷。上班除塵,下班時有專門衛生人員打掃衛生,環境一定要保持好。
友情鏈接:
廣東德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│ 廣東德力柴油機有限公司 │ 廣東順德德力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│ 廣東順德德力機械鑄造有限公司 │
廣東順德德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│ 廣東順德幕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│ 廣東德冠集團有限公司

Copyright (C) 2017 廣東順德德力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粵ICP備10006795號 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順德分公司